《净心诫观法》界诠法师 宣讲(43)


《净心诫观法》- 43



  【上服美馔】

  “上服”就是穿好的衣服。我们现在这个社会更加突出,就是搞时装,一个季度就换了一种衣服。出家人穿的是最古老、最传统的衣服。从佛陀时代的袈裟,一直遗留到现在,已两千多年了。我们平常穿的那个衣服是汉服。佛教传来的时候,老百姓就这么穿的,我们一直穿到现在。尤其那海青更加突出,那个袖子长长的,大领斜襟。后来就慢慢改了,现在的大褂袖子没了,但依然还是汉朝穿的那个样子。

  小褂叫做太虚装,民国期间太虚大师把它改了。他说出家人要劳作干活,干活穿着大褂不好走路,以及搬东西,到山上去砍柴,都不好办,所以要穿那个短一点的。过去短一点也有做这种斜的,有点像老太婆穿的那种斜襟的,后来又是做直扣的,有点像世俗那个衣服一样。这个太虚装改了。

  在印度,出家人是不干活的,要是干活被老百姓看见,就会被讥嫌。意思说你既然出家去修道,怎么还去干活呢。如果一旦干活被发现了,你去乞食,他就不供养你。他说干活是我们在家人的事情。

  佛教传到中国来,恰恰相反。尤其到了唐朝,百丈禅师所提出来“一日不作,一日不食”,这种禅风一直影响到现在。为什么会有这种影响呢?佛教的历史发展了一些状况,也就是说三武一宗的灭佛,使佛教走入山林。走入山林以后,供养就少了,中国乞食法又不行。

  佛教是汉朝的皇帝给请进来的,过去的信仰是在宫廷里面,民间还不普及。一直到过了一两百年以后,才有民间老百姓去信仰,是这么一个过程。

  既然是宫庭请进来,就当外宾来接待,他不可能让你到街上去化斋乞食。这么一来,慢慢地乞食法就不行了。乞食法不行全靠供养,但是在印度也是供养,不过他那个供养是乞食,大概早晨九点多钟以后,自己拿个钵就出去乞食。这么来的,所以它在形式上发生了变化。

  那么灭佛以后,后来禅宗兴盛。从南北朝达摩祖师来以后,就传这个禅法。禅法主要的精神是讲内心世界,不要执着于文字,只是师资相授,告诉你修行打坐的一些方法,你就能够会归自己的内心。那么过去一般以如来禅为修的根本,依四卷《楞伽经》那么一种修法。只要跟你讲一两遍。你就懂的去修,不需要太多的文章文字可做,那么到山林当中师资相授。

  出家人住在山林当中,百丈禅师自然就提倡说,要劳作,不能偷懒,要不然我们生活无法维持。是这么一个历史环境的影响之下,使僧人变成一种农禅并重。这么一来,很受中国的老百姓欢迎,出家人也自然而然,就得去干活了。

  时代环境的过程不同,现在的寺庙跟过去的也不一样了。出家人修行,本该是远离愦闹,远离尘世,远离人群,必须要这样子,因为凡夫众生在五欲尘劳当中去修行是很难的。如果说你能成菩萨道,尘劳当中可以做佛事,那你就不能远离愦闹到山林当中去。现在叫做与时俱进,与日俱增。这就跟过去完全不一样。

  过去是“空门不须关,净地何须扫”,是这么一种情形的寺庙,出家人就好修行,什么事都没有。

    这里讲说“上服美馔”,是世俗人的一个很大的变化。他们讲究时装,经常更换的事情就很多,他们现在穿的衣服又返回去了,要穿中国的老服装——汉服、唐服。这都是世俗人的事,我们要了解,看破这些事。


        ……下回待续



自皈依佛 当愿众生

体解大道 发无上心

自皈依法 当愿众生

深入经藏 智慧如海

自皈依僧 当愿众生

统理大众 一切无碍 和南圣众

愿以此功德 庄严佛净土

上报四重恩 下济三途苦

若有见闻者 悉发菩提心

尽此一报身 同生极乐国

南无阿弥陀佛

 



阅读原文